查看原文
其他

【致辞】袁明:长传生命之光,长吐芬芳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京大学兰园书院 Author 袁明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小 i 导 读

北京大学兰园书院启动仪式上,兰园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袁明教授在致辞中分享了自己年轻时在北大求学的经历。袁明教授回忆了周珊凤、俞大絪等女教师对学生的温情与爱心、专业与敬业,以及自己的姑姑——女科学家曹宗巽先生“与祖国共患难”的胸怀与情操,并提到国际学生对于英文“women”一词及汉语拼音中“我们”的理解,展示了女性穿透代际和国际的生命力量。袁明教授希望有更多优秀青年的参与和投入,推动兰园书院真正成为一个打破边界的国际性文化社群。以下是袁明老师的讲稿。


袁明

兰园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


本文约1767字,读完约6分钟


首先,我向北京大学兰园书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


刚才我们在视频中看到一百年前进入北大的三位最早的女生照片,她们是先驱,她们得到了蔡元培校长和当时社会先进力量的支持,是那个了不起的“觉醒年代”的代表人物。


“觉醒年代”,是对一段大历史的概括。先辈们的生命为那个时代注入了光,点亮了后人的路,化成了我们心中永恒的的记忆。


我1962年进入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学习。一年级教我们精读课的是周珊凤先生,二年级是张祥保先生、陶洁先生,三年级是俞大絪先生,都是女老师。周先生为了校正学生的一个元音发音,经常会侧身站在学生旁边,全神贯注地倾听,她几乎是用音乐学院训练美声的精微细致在培养我们。俞先生上课,有一个小备课笔记本,但基本不看,因为讲的内容她已烂熟于心。介绍一篇狄更斯的《双城记》,她用一口纯正的牛津英语连续讲上三节课,语调平和,不急不缓,恍若是将胸中无尽的珍藏,一丝丝地吐哺给我们。她们的温情与爱心、专业与敬业,已经深深化入我们心里,是心中永远的光亮。

周珊凤先生

俞大絪先生


我再提一位熟悉的长辈,一生从事植物生理研究的女科学家曹宗巽先生,我的姑姑。她和周先生、俞先生等是同一代女性,50年代初从欧美回到国内,在北大生物系任教。80年代初,举国欢庆“科学的春天”,历经风雨坎坷的曹先生轻轻说了一句话:“我与祖国共患难了”。我当时在旁边听了,觉得振聋发聩,更领略到中国现代知识女性的胸怀与情操。但同时也不由去想她们这一代人背后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和精神底蕴。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曹宗巽与丈夫向仁生在自家车旁


北大兰园书院,生逢其时。经济全球化给人类打造出一个观察与认知世界的大空间。技术力量的进步与信息革命让我们瞬时可以看到人类生活的多元景象。女性和女性研究,是一个热门话题。“热”的背后,应该有“冷思考”。刚才的宣传片中,柯杨老师、戴锦华老师、董强老师,说到一些非常精辟的话。在世界上,男性和女性都不可或缺,应该是相互成就,共同注视远方。北大的兰园书院,要成为一个创造性的平台,创造新的女性文化,中国文化,世界文化。


兰园书院还可以是一个“打破边界的国际性的文化社群”。在这个社群里,优秀青年的参与和投入非常重要。前年,叶静漪老师组织过一次女性研讨会,请到一位在北大的美国留学生发言。她的中文名字叫“赵艺”,本科毕业于上海纽约大学。她还在燕京学堂组织过一次全球青年论坛,专门谈女性这个题目。在组织过程中,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人发现,英文的“women(女性)”一词,在汉语拼音中就是“我们”。这个意思就大了。这位年轻人说,我们在中国生活,感受中国文化,我们讲中国,已经不仅是中国故事,也是“我们”的故事。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是生命之光,穿透代际,穿透国界。当时在场的北大老领导彭珮云先生十分赞赏这位年轻人的发言,说希望听到更多关于她们的介绍。

在北大求学的国际学生

据说全世界的兰花有上千个品种。我很好奇。中国文化中把兰花拟人化,人格化,给植物赋予了生命理想和追求。其他文化呢?我知道一些年轻人已经开始在这个跨文化和学科的题目下做文章了。我们需要重温费孝通先生的叮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祝北大兰园书院长传生命之光,长吐芬芳。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兰园书院

图片来源:兰园书院、北京大学校史馆、百度百科、新浪博客

文章排版:苗鑫

校对:张梦晨


【致辞】袁明:人文之美,致广大而尽精微

【深度专访】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袁明:为世界青年提供一个求同存异的舞台|视频

【纪念专栏】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袁明:傅高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